黑豆(坊)咖啡- if I have to imagine a coffee shop in the 80's
果然如我所料,
連續發文的紀錄在喝酒狂歡的昨天結束了,
真是Merry Christmas (with all the weird data...@_@)。
士林捷運站真是伴隨著我的青春而成長,
不管是士林夜市還是中正路口,
我的高中生涯感覺又浮上腦海,
(每天花一個多小時回到家總是希望早點學會開車)。
不過對於中山北路上的一切卻總是不那麼熟悉,
第一我不喝咖啡第二高中時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想盡辦法早點回家,
(士林捷運站第二節車廂第三個出口就是手扶梯!),
雖然現在真想知道的是到底當年有沒有在260或紅5上看過魏如萱。
黑豆坊(網路上搜尋黑豆跟黑豆坊是同一間)就是在這短短的中山北路過了中正路往劍潭方向的那排老大樓中,
聽說已經開了二三十年,
不過我真是只有這兩年才去過。
從招牌與擺設感覺確實是如此,
走進去就有那種小時候想像的臺北的咖啡店的感覺,
一定是走日式洋風的裝潢,
老西餐廳的傢俱跟綠色燈罩的小桌燈,
只差沒有穿著白襯衫加小背心留著小鬍子的頑固老闆站在吧檯,
或是某個寫不出稿卻故作輕鬆的作家坐在角落之類的。
有這種風格的店大概還有西門町的蜂大跟南美,
不過以咖啡的風味來說,
黑豆坊也是走在精品咖啡的最前端的水準,
同時大概會供應20種左右世界各地當令的精品豆,
價位大概是中肯的價錢,
當然,咖啡是用水準高超的賽風煮的,
滿足了一切懷舊的台灣咖啡店風格。
中午開店有插座跟WiFi 週間下午去大概可以包場享受凍結的時光,
週末似乎很多人。
連續發文的紀錄在喝酒狂歡的昨天結束了,
真是Merry Christmas (with all the weird data...@_@)。
士林捷運站真是伴隨著我的青春而成長,
不管是士林夜市還是中正路口,
我的高中生涯感覺又浮上腦海,
(每天花一個多小時回到家總是希望早點學會開車)。
不過對於中山北路上的一切卻總是不那麼熟悉,
第一我不喝咖啡第二高中時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想盡辦法早點回家,
(士林捷運站第二節車廂第三個出口就是手扶梯!),
雖然現在真想知道的是到底當年有沒有在260或紅5上看過魏如萱。
黑豆坊(網路上搜尋黑豆跟黑豆坊是同一間)就是在這短短的中山北路過了中正路往劍潭方向的那排老大樓中,
聽說已經開了二三十年,
不過我真是只有這兩年才去過。
從招牌與擺設感覺確實是如此,
走進去就有那種小時候想像的臺北的咖啡店的感覺,
一定是走日式洋風的裝潢,
老西餐廳的傢俱跟綠色燈罩的小桌燈,
只差沒有穿著白襯衫加小背心留著小鬍子的頑固老闆站在吧檯,
或是某個寫不出稿卻故作輕鬆的作家坐在角落之類的。
有這種風格的店大概還有西門町的蜂大跟南美,
不過以咖啡的風味來說,
黑豆坊也是走在精品咖啡的最前端的水準,
同時大概會供應20種左右世界各地當令的精品豆,
價位大概是中肯的價錢,
當然,咖啡是用水準高超的賽風煮的,
滿足了一切懷舊的台灣咖啡店風格。
中午開店有插座跟WiFi 週間下午去大概可以包場享受凍結的時光,
週末似乎很多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