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Ignite wk2~4_組隊的邏輯
嗯,誠如假說只能用反證法來驗證,我相信組創業團隊的邏輯也是一樣。而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環境中體會到這個心得是很難能可貴的。
在報完了今天的投資簡報後,為期三周半的Ignite總算是告一個段落了。現在回頭去看時間過得超快。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是確實是值得的。
課程的細節不用贅述了(理論上我們有簽保密條款),總之就是像個nano MBA一樣什麼相關的創業經營課題都搵一些醬油。對我們這些nerd而言,學到最多的大概就是怎麼樣不要被人呼隆之類的抽象概念,至於該花的請會計跟商管的錢還是要花的。不得不說Stanford GSB的教授們每個都身懷絕技,說唱走跳樣樣精通,或許也是要在全球創業第一級戰區生存的必要技能吧。有想念MBA的朋友們有機會請考慮這個學校,還不錯啦。
在這個課程學到的當然還是最重要的東西是在這個課程學不到的,就是team dynamics啦。
簡單說,就是我們很容易就知道不想跟什麼樣的人共事,但是卻很難知道要跟什麼樣的人共事。而這樣的資訊只有真的跟人共事之後才能知曉。
所以這個課程適合什麼樣的人呢?從模擬創業的角度,Ignite非常適合對商業管理沒有經驗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或是其他技術專業的人們,整個緊湊的學程的核心就是去體驗如何從最粗淺的idea,一步步refine並且勇於適時pivot(Silicon Valley最被濫用的字眼,但是卻很實際),然後完成一個最基礎的business plan架構。當然短短的三週課程,我體驗到的大概還是貼近扮家家酒式的經驗,對真實有創業經驗的人是相對沒有那麼大的助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課程還是有不少學理上的概念,對已經有創業經驗卻沒有商管相關學理背景的人也還是有幫助,只是與真的start-up incubator像YC還是有段距離。
Stanford的人上這個課程等於免費,還有午餐券可以用,不上可惜!
在報完了今天的投資簡報後,為期三周半的Ignite總算是告一個段落了。現在回頭去看時間過得超快。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是確實是值得的。
課程的細節不用贅述了(理論上我們有簽保密條款),總之就是像個nano MBA一樣什麼相關的創業經營課題都搵一些醬油。對我們這些nerd而言,學到最多的大概就是怎麼樣不要被人呼隆之類的抽象概念,至於該花的請會計跟商管的錢還是要花的。不得不說Stanford GSB的教授們每個都身懷絕技,說唱走跳樣樣精通,或許也是要在全球創業第一級戰區生存的必要技能吧。有想念MBA的朋友們有機會請考慮這個學校,還不錯啦。
在這個課程學到的當然還是最重要的東西是在這個課程學不到的,就是team dynamics啦。
簡單說,就是我們很容易就知道不想跟什麼樣的人共事,但是卻很難知道要跟什麼樣的人共事。而這樣的資訊只有真的跟人共事之後才能知曉。
所以這個課程適合什麼樣的人呢?從模擬創業的角度,Ignite非常適合對商業管理沒有經驗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或是其他技術專業的人們,整個緊湊的學程的核心就是去體驗如何從最粗淺的idea,一步步refine並且勇於適時pivot(Silicon Valley最被濫用的字眼,但是卻很實際),然後完成一個最基礎的business plan架構。當然短短的三週課程,我體驗到的大概還是貼近扮家家酒式的經驗,對真實有創業經驗的人是相對沒有那麼大的助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課程還是有不少學理上的概念,對已經有創業經驗卻沒有商管相關學理背景的人也還是有幫助,只是與真的start-up incubator像YC還是有段距離。
Stanford的人上這個課程等於免費,還有午餐券可以用,不上可惜!
居然又有新文章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