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 Trip_20120908_Coffea Roasterie, Sioux Falls, SD 柳暗花明又一咖
誠如雙面人克勞薩Ⅱ世 Harvey Dent說的: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所有前兩天喝到的糟透的咖啡根本都只是為了這個旅程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咖啡店所鋪的梗!
Sioux Falls是South Dakota第一大城,
地如其名,
就是因為當年被發現時的瀑布而命名的:
雖然季節不對,沒甚麼水,
但是近年來在有心人的大力奔走下把這個瀑布做成了一大片公園,
也算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都市規劃模型。
前一晚體會了在黑夜中開了兩個多小時幾乎沒有鄰車的孤寂感,
所以這天我們決定早點上路,
雖然前兩天的咖啡店經驗實在太驚悚了
但是基於不來白不來的原則,
還是選了間店去。
Coffea Roasterie (http://coffearoasterie.com/)
Coffea就是咖啡屬名,
當然,用這種專業名字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加上又是開在離downtown有點遠的某個hotel旁邊,
讓人心中揣揣,
不禁擔憂就是個local starbucks甚至更糟...@_@||
不過一進店裡就看到一台Probat在牆邊,
旁邊一堆生豆麻袋跟很實驗性質的擺設
比起Iowa City的Capanna Coffee那台放好看的San Franciscan相比,
讓人稍微有信心至少烘豆師有點想法。
走到吧檯前店員饅熱心的招呼上來,
但是看到他牆後的整排調味糖漿又讓人心頭一酸...
總之我們就在這糾結的創傷症候群心態下,
點了一杯Espresso跟一杯Coffee review 91分的手沖Ethiopia Kochere,
敢寫出單品產地跟coffee review又讓人稍稍微有點信心了。
當然,我們特地坐在吧檯旁的,
兩個鬼祟的Asian就這樣盯著吧檯手用美國標準手沖起手式--Chemex+磅秤法,
徐徐充好了標準的20g/350ml份量手沖,
然後還有用GB/5做的Espresso跟讓人更有信心的氣泡水。
我緩慢地舉杯喝下第一口espresso,
嗯....
!!!!
天啊,這不正是我懷念的single origin espresso嗎?
我的手記上寫著的味道是類似亞洲sumatra豆的發酵味跟穀味,
有點類似我當年少不經事在哈亞受人招待太過份時,
喝過的Galapagos的豆子,
當然,現在想起來其實應該是更接近berry-bomb這種風味。
順口、果味夠強但是又沒有過份搶戲的酸味,
後段有厚實的口感,
將近一年後想起 (絕對不是因為拖稿),
不得不說這比Scratch的espresso更令人記憶猶新。
往後也證明了旅程上的咖啡頂點就是這裡。
接下來是比較令人擔心的手沖,
畢竟來自手沖大宗的地方的我總是對於美國的容量概念不予置評。
用氣泡水完全把espresso回甘氣息刷完後,
緩緩喝下手沖...
!!!
超好喝,
第一口是強烈的莓果味,
接下來有點轉成奶油味,
尤其有點大波露巧克力的他相遇故之的奇妙感覺,
最強大的是果甜味持續很久,
完全就是Kochere該有的味道。
居然在這完全沒有期望的城市讓我喝到這麼好喝的咖啡~~~
人間處處有奇蹟啊。
就在我們完全驚訝於這裡高到爆錶的咖啡水準時,
剛剛幫我們準備咖啡的吧檯手跑來找我們聊天了,
畢竟這個地方要看到Asian非常不簡單(1.4%...),
尤其又是對咖啡反應非常戲劇化的傢伙。
原來我們的吧檯手Andrew就是他們的烘豆師,
而且剛剛的espresso其實是另一隻他們剛進的Ethiopia Birhanu,
一樣也是個berry-bomb。
令人最佩服的是,
用espresso呈現這種berry bomb或是其他以果味酸味為主軸的豆子真得很難,
沒有仔細調整很容易就會變成破壞蟲的酸爆,
連神族的護盾都會被腐蝕啊!!!
曾經在台北某超淺焙咖啡,
我很白目地點了杯geisha 做的espresso就是這樣的下場...
雖然忘了聊了甚麼,
總之跟Andrew相談甚歡,
還很阿莎力免費送了我們兩大袋他剛烘好的豆子。
就在他很好心地提醒我們對接下來的咖啡之旅不要抱太大期望的祝福下,
我們抱持著對於Sioux Falls崇高的敬意離開了,
What a great city!
最近剛把這篇文章修改貼到PTT上,
不過應該很明顯都是我的碎碎念文筆吧...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所有前兩天喝到的糟透的咖啡根本都只是為了這個旅程上,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咖啡店所鋪的梗!
Sioux Falls是South Dakota第一大城,
地如其名,
就是因為當年被發現時的瀑布而命名的:
雖然季節不對,沒甚麼水,
但是近年來在有心人的大力奔走下把這個瀑布做成了一大片公園,
也算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都市規劃模型。
前一晚體會了在黑夜中開了兩個多小時幾乎沒有鄰車的孤寂感,
所以這天我們決定早點上路,
雖然前兩天的咖啡店經驗實在太驚悚了
但是基於不來白不來的原則,
還是選了間店去。
Coffea Roasterie (http://coffearoasterie.com/)
Coffea就是咖啡屬名,
當然,用這種專業名字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加上又是開在離downtown有點遠的某個hotel旁邊,
讓人心中揣揣,
不禁擔憂就是個local starbucks甚至更糟...@_@||
不過一進店裡就看到一台Probat在牆邊,
旁邊一堆生豆麻袋跟很實驗性質的擺設
比起Iowa City的Capanna Coffee那台放好看的San Franciscan相比,
讓人稍微有信心至少烘豆師有點想法。
走到吧檯前店員饅熱心的招呼上來,
但是看到他牆後的整排調味糖漿又讓人心頭一酸...
總之我們就在這糾結的創傷症候群心態下,
點了一杯Espresso跟一杯Coffee review 91分的手沖Ethiopia Kochere,
敢寫出單品產地跟coffee review又讓人稍稍微有點信心了。
當然,我們特地坐在吧檯旁的,
兩個鬼祟的Asian就這樣盯著吧檯手用美國標準手沖起手式--Chemex+磅秤法,
徐徐充好了標準的20g/350ml份量手沖,
然後還有用GB/5做的Espresso跟讓人更有信心的氣泡水。
我緩慢地舉杯喝下第一口espresso,
嗯....
!!!!
天啊,這不正是我懷念的single origin espresso嗎?
我的手記上寫著的味道是類似亞洲sumatra豆的發酵味跟穀味,
有點類似我當年少不經事在哈亞受人招待太過份時,
喝過的Galapagos的豆子,
當然,現在想起來其實應該是更接近berry-bomb這種風味。
順口、果味夠強但是又沒有過份搶戲的酸味,
後段有厚實的口感,
將近一年後想起 (絕對不是因為拖稿),
不得不說這比Scratch的espresso更令人記憶猶新。
往後也證明了旅程上的咖啡頂點就是這裡。
接下來是比較令人擔心的手沖,
畢竟來自手沖大宗的地方的我總是對於美國的容量概念不予置評。
用氣泡水完全把espresso回甘氣息刷完後,
緩緩喝下手沖...
!!!
超好喝,
第一口是強烈的莓果味,
接下來有點轉成奶油味,
尤其有點大波露巧克力的他相遇故之的奇妙感覺,
最強大的是果甜味持續很久,
完全就是Kochere該有的味道。
居然在這完全沒有期望的城市讓我喝到這麼好喝的咖啡~~~
人間處處有奇蹟啊。
就在我們完全驚訝於這裡高到爆錶的咖啡水準時,
剛剛幫我們準備咖啡的吧檯手跑來找我們聊天了,
畢竟這個地方要看到Asian非常不簡單(1.4%...),
尤其又是對咖啡反應非常戲劇化的傢伙。
原來我們的吧檯手Andrew就是他們的烘豆師,
而且剛剛的espresso其實是另一隻他們剛進的Ethiopia Birhanu,
一樣也是個berry-bomb。
令人最佩服的是,
用espresso呈現這種berry bomb或是其他以果味酸味為主軸的豆子真得很難,
沒有仔細調整很容易就會變成破壞蟲的酸爆,
連神族的護盾都會被腐蝕啊!!!
曾經在台北某超淺焙咖啡,
我很白目地點了杯geisha 做的espresso就是這樣的下場...
雖然忘了聊了甚麼,
總之跟Andrew相談甚歡,
還很阿莎力免費送了我們兩大袋他剛烘好的豆子。
就在他很好心地提醒我們對接下來的咖啡之旅不要抱太大期望的祝福下,
我們抱持著對於Sioux Falls崇高的敬意離開了,
What a great city!
最近剛把這篇文章修改貼到PTT上,
不過應該很明顯都是我的碎碎念文筆吧...
Scratch輸了??? 其實是因為Andrew加到分吧=.=
回覆刪除食記這種東西就是主觀又偏頗啦!
刪除you need to finish this series soon so u can write more about taipei and san francisco coffee!
回覆刪除